《终身成长》:你是属于固定思维模式还是成长思维模式
2022-11-23 13:13:55 来源: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 作者:佚名
《终身成长》:你是属于固定思维模式还是成长思维模式
书香乐读 2022-11-06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书是《终身成长》,这本书作者是卡罗尔.德韦克,他是一位人格心理、社会心理学者,现任斯坦福大学和弗吉尼亚心理学教授,也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士。《终身成长》是卡罗尔.德韦克的经典之作,这本书已畅销榜10年。
《终身成长》中提出了新的思维理念。作者通过本书告诉我们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是如何表现的以及如何由固定性思维转变为成长型。
其实作者最初也是一位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通过刻意的练习和学习,逐渐将思维模式转变为成长型思维。
我们知道很多名人如乔丹、爱迪生等人,为什么他们会取得很大的成就,是因为他们从小聪明绝顶,天赋异禀?其实不然,他们不过也是最普通的小孩,他们因为思维模式的不同造就了他们的成就,让他们达到了人生高度 。
一、为什么人会不同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管是从体貌上还是从智力及能力上都有所不同。关于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一部分人认为由于物理特性,每个人头骨上的突起、头骨的大小和形状的不同,造就不同的大脑结构以及基因。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每个人所处的生长环境、所受的教育及经历不同造就了人的不同 。
其实人与生俱来的基因和外在环境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影响。基因和环境不仅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基因更需要环境的帮助来更好的运作。
二、成长型思维的人具备什么特质?
作者提出思维可以分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就是相信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成长性思维则认为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改变。
我们先来看一下固定型思维的人他的思维模式是怎样的。
首先、固定性思维的人认为聪明和天赋就是他们的护身符。他们不需要努力,他们认为只有自身缺陷的人才需要努力。对于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事情,他们不敢轻易去做,因为做不好就是他们不够聪明和能力不足的体现,所以他们不敢做对他们来说不安全的事情。
其次,固定型思维的人习惯于给自己贴标签,喜欢评估自己的能力,一旦自己做不到或是没有达到目标,就会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经过不断的暗示,逐渐产生挫败感,所以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会产生畏惧感。
第三、固定型思维的人态度消极,某些事情还未做就产生消极的想法,设定了很多困难,不愿意尝试和挑战。所以他们宁愿保持现在的状态也不愿意去努力、去尝试、去改变自己。他们相信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而不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培养的。
现在我们来看下与之不同的成长型思维人的思维习惯。
首先,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学习和刻意练习提升自己。对于自己的不足之处,他们更愿意接纳自己,以拓展自己的能力为目的,进行行之有效的学习和锻炼。
其次,他们能更好的评估自己的能力,他们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对现有的能力水平持开放的态度,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能将人生中的挫折转变成未来的成功。
书中举了个例子,对于一门很重要而且你很喜欢的课,你在期中考试却得了 C+,对自己很失望。等到晚上回家的时候,你发现你的车被贴了违章停车的罚单,你的心情更加沮丧,觉得自己失败外,更是倒霉透顶。你想打电话找朋友倾诉你糟糕的心情,但电话一直没打通。
如果是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会会有挫败感和无助感,觉得自己好失败,他可能会一条道走到黑,考砸了会认为自己太蠢而不够聪明,朋友没有接电话,会认为是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放在成长型思维的人那里,他可能会从这次考试中分析自己考砸的原因,有哪些知识自己还没有掌握的,他会从自身出发,会从这次考试中吸取教训,为了下次考试会更加努力学习。关于违章的事情,可能下次会更加注意停车的地方。他会更关心朋友怎么了,他不会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而是积极的想办法改变现状。
与固定型思维的人不同之处在于,成长型思维的人不太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而是更关心能否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