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十年记——从终身学习到社会创新
2022-05-12 16:14:22 来源: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 作者:蔡正华
终身教育十年记——从终身学习到社会创新
2008年10月8日,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成立大会在福州隆重举行。这一天值得我们铭记,从此无数社会贤达加入福建终身教育志愿者的行列,我们从这里正式出发。
早在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1972年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1996年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等报告成为了终身教育的经典文献,在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迎接国际上终身教育发展趋势,2002年,我们党在十六大就提出了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设想“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台湾之后,福建省率先在大陆地区颁布《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我省从此开启了终身教育的新征程,并依据《条例》,福建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省政府副省长为主任委员;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黄贤模为首的一批志愿者们,得到福建省民政厅批准,福建省教育厅主办,创办了“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福建终身教育发展肇始于《条例》的颁布,促委会和促进会的成立。这是我省上上下下共同迎接知识经济大潮、投身改革创新洪流的重要举措。
回顾过往的十年,大致可以分为二个阶段。从2008到2012年的五年,是促进会终身教育事业开疆拓土、创建品牌的五年。继中国终身教育网站、终身教育杂志和海峡两岸终身教育峰会之后,我们又开展了终身教育学科建设,成立了海峡终身教育学院,创建海峡两岸终身学习大讲堂。这五年,我们赋予其关键词是:融合、鼓与呼、学科建设和合作办学。
从2013到2018年的五年,是促进会终身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把触角深入到乡村和基层,建言资政把终身学习成果不断转化的五年。我们从“两岸共建小康村活动”到“美丽乡村”试点,再到创建“乡村乐龄学堂”;从终身学习促进社会创新到创建“6·18协同创新院社会创新分院/海峡智库”,促进会走出了一条终身教育促进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和智库建设的不平凡道路。创新拓展、乡村老年教育、健康养老服务、社会创新、智库建设、乡村振兴是我们赋予这五年的关键词。
十年来,促进会在省委省政府和省人大领导的关怀下,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在省发改委以及省住建厅等各厅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我们所走的道路是从终身学习到社会创新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会自身也在终身学习中获得不断创新与发展。
我们所做到的创新,是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城市的老年大学搬到乡村,依托行政村设立乡村乐龄学堂。乡村的老人们以乐龄学堂为中心,在这里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学习各种文化知识,通过学习促进老年健康并提升他们的思想素质。由于老年人在乡村常住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老人的安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事实证明,乡村老年教育已经成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它既将政府从包揽一切的财政重负中解脱出来,又可以谋求社会多个主体、多种力量的协商合作和协同创新,开创了我国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模式。
十年征程,我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终身学习+” 的创新发展、志愿服务、闽台合作、跨界融合和咨政建言。
终身教育的执行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而推动终身教育事业可以是社会全体成员。它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我们依法成立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主要工作是促进与推动我省的终身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在我们身边聚集起一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的各界人士,因此,志愿服务成为我们最大的特色。
不仅如此,促进会成立十年来,我们的每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得到了省人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陈宜安委员把终身教育工作和人大代表职责做到了完美的结合,每年为福建终身教育事业撰写了多篇人大议案和建议,极大地推动了我省终身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因此,咨政建言也成为了促进会的重要特色。
促进会成立十年来,与台湾成人及终身教育学会和台湾社会企业创新创业学会等社会民间团体和台湾各高校进行了深度合作,黄富顺理事长、胡哲生理事长和高雄师范大学余嫔所长等带领一批又一批台湾专家来福建指导终身教育和社会创新工作,与我们一起主办终身教育杂志、终身教育峰会、终身教育大讲堂、创办海峡终身教育学院、美丽乡村建设、创建6·18协同创新院社会创新分院/海峡智库和乡村乐龄学堂等等,促进会几乎所有的工作都带上了闽台合作的印记。
跨界融合的特色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会的志愿者来自不同的领域;其二是终身教育和社会创新工作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其三是终身教育与社会创新工作得到了政府各个部门、高校的各个学科专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其四是促进会汇聚全球智慧,与境内外密切合作与交流,我们与苏州和台湾地区建立了“终身教育合作联盟”,与韩国、美国、瑞典和日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其中,理论成果的生产主要涵盖了成人教育学、心理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农学、法学等学科领域;实践方面以乡村乐龄学堂为抓手,设计美丽乡村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和乡村老年教育。因此,跨界融合也成为了十年来我们工作的主要特色。
在此促进会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们编写《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十年大事记》,就是要回顾十年来我省终身教育创新发展的历程,收集整理并记录十年中我们发起和参与的重要事件和活动,总结经验教训,以期我们促进会在今后的终身教育和社会创新发展事业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全民终身教育与社会创新事业,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这是一个向善向上的崇高事业;这是一个求思求变的创新事业,这是一个跨界跨领域的合作事业。我们——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福建协同创新院社会创新分院的全体志愿者同仁,坚守终身学习信念,坚持社会创新理想,坚定人类可持续发展方向,十年学习、十年奋进,十年艰辛,十年创新,十年再出发!
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福建协同创新院社会创新分院
蔡正华 写于福清 2018年7月28日